家乡的炊烟
原标题:家乡的炊烟
雨凡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每次听到邓丽君演唱的这首歌曲,我心中都倍感亲切。随着悠扬的歌声,我的思绪被拉回到那有炊烟的家乡。
【资料图】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一缕炊烟,就是一户人家。炊烟,像家家户户的坐标,记录着乡村的恬淡生活。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烟囱上先后飘起的或白或青的炊烟,由浓及淡,随风而散。晨如残梦,午如轻纱,夕如幻画。村庄、树影、田野、庄稼、农舍都被笼罩在其中,那一片朦胧景象把村庄描绘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劳作的人们逐烟而归,是久远的习惯。炊烟释放着今天可以休息了的信号,但记忆里更多的还是灌满大街小巷的呼唤:“回家吃饭啦!”孩子们一个个玩得灰头土脸,蹦蹦跳跳,从小村的角角落落里钻出来。也有调皮的不肯回家,往往逃脱不了被扭着耳朵的命运。小孩子哭着,闹着,特别委屈,就是还没有玩够嘛!
我家的炊烟,伴随着鸟儿清脆的叫声,从燃烧的柴火中升起。母亲系着围裙,舀水淘米做饭。灶膛里噼噼啪啪的火苗熊熊燃烧,照得母亲脸庞通红。袅袅炊烟,顺着烟囱缕缕升起,慢慢飘散。中午,母亲下地回来,顾不上歇息,又一头钻进厨房,晚上亦如此。待吃完饭洗净碗筷,已是月上柳梢头。但母亲还是闲不住,不是缝补衣裳,就是打扫房屋。
母亲将自家菜园中的各色蔬菜,烹煮为家人的一日三餐。草木的清香味和食物的香气在屋中氤氲,温暖着简陋的老屋,升起生活的希望,也熏旧了母亲的容颜。炊烟,一头连着锅碗瓢盆和油盐酱醋,一头连着母亲劳碌的身影。
小时候,细粮少、粗粮多,肚里缺少荤腥,吃得挺饱,但一会儿就饿了。这时,我们就盼望着自家屋顶上的炊烟早点升起。当看到那一缕缕炊烟,我们的胃和心情便一起欢畅起来。炊烟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我们对一顿饭的眷恋。
母亲在灶台上做饭的时候,我们最希望父亲帮她烧火。因为父亲烧火时,准有好东西给我们吃。父亲总会将洋芋埋进灶窿里,将玉米穿在竹棍上放灶口,将那刚从地里刨来的花生放在火锹上……待这些东西烤熟,从炉灶中取出来趁热送到我们手中时,我们激动地赶紧接过来,鼓起小嘴使劲吹着,从左手倒到右手,又从右手倒到左手,等到稍微凉点,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那希冀,那馋样,那焦香味,浸润了我的整个童年。
炊烟最盛的时候是年前,父亲把备好的硬柴搬出来,架锅炒年货、打豆腐、杀年猪…… 母亲围着灶台忙得不亦乐乎,父亲坐在灶口添柴,我们围在灶边,不时把做熟的东西往嘴里塞。满膛灶火,映红全家人的笑脸。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乡外出的人渐渐多了,小村人烟变得稀少。随着社会发展,微波炉、煤气灶、电饭煲、电磁炉等走进家家户户。炊烟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逐渐成为模糊的记忆。
炊烟,成了多少游子心头的念想,想起它,思乡就有了形状、颜色和温度,有了路标、方向和归宿。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
-
今天(8月28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居民小区继续落实查
21-08-30
-
新华社南京8月28日电(记者杨丁淼)江苏省南通市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作为“
21-08-30
